...
這項由南佛羅里達大學(University of South Florida,USF)進行的研究,是讓96隻老鼠暴露在918兆赫的手機電池波環境中,每天兩次、每次1小時,持續進行7到9個月。這些老鼠絕大部分都已經過基因改造,隨著年紀增加,腦部會出現阿茲海默症(Alzheimer’s disease,俗稱老人痴呆症)主要特徵:澱粉樣蛋白斑塊,少部分老鼠沒經過基因改造,老鼠的籠子都等距離圍著發送電磁波的手機天線。
老鼠腦部白斑消失
實驗結束後,研究人員發表在《阿茲海默症期刊》(Journal of Alzheimer’s Disease)的報告指出,經過基因改造、年老且患有阿茲海默症的老鼠,在電磁波影響下,腦部的澱粉樣蛋白斑塊就此消失,記憶力也改善了;年輕、記憶未受損害的老鼠,則受到電磁波保護,並未出現阿茲海默症。至於沒有經過基因改造的正常老鼠,記憶力反而增強。
...
研究仍在初步階段
不過阿茲海默症協會首席醫學暨科學官泰斯認為:「這項研究仍在初步階段,一般人千萬不可以此作為自我治療或過度使用手機的依據。」
三軍總醫院正子斷層造影中心主任諶(音同陳)鴻遠表示,電磁波與澱粉樣蛋白沉積沒相關,此研究結果匪夷所思,應懷疑是否有其他原因間接造成,例如接觸電磁波後產生了某種物質或某種變化,才間接導致澱粉樣蛋白變少。
台北榮總神經內科醫師傅中玲也表示,此研究本來預期有害,結果卻發現可減少實驗鼠腦部的澱粉樣蛋白,她強調,從動物實驗換算到人體,相當於每天要講兩小時的手機且持續好幾年,因機轉不明,故不建議民眾嘗試。